原標題:客服”喊你注銷貸款賬號?(引題)
小心!你貸的款進了騙子腰包(主題)
廈門警方發布緊急預警:以“注銷貸款賬號”為由的冒充客服類騙術近期多發(副題)
廈門日報記者 柯愷筠 通訊員 洪恒亮
“消除不良記錄”“注銷貸款賬號”……這些都是騙子編造的謊言!以“注銷貸款賬號”為由,冒充客服類騙術近期多發。昨日,廈門警方發布緊急預警。
據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統計,4月份以來,全市冒充客服類騙術中,“冒充貸款平臺客服”類騙術占到警情數的24.1%,而財損占比則達到了54.63%。
【案件經過】
遠程跟著“客服”操作
就能注銷貸款賬號?
5月8日,王先生在家里接到一個0086開頭的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京東金融”的客服,對方稱:“您在京東平臺開通的京東金條利率太高,因為國家利率調整,要降低金條的利率,并注銷相應的貸款賬號,否則將影響個人征信”,并詢問王先生是否注銷京東金條。在得到王先生肯定的答復后,對方讓王先生在應用商店下載一個叫“X書會議”的App,并提供了一個會議號讓王先生加入,稱會在會議中教王先生如何操作。
由于對方一開始便能準確報出王先生的個人信息,并稱要通過App教王先生進行相應的注銷操作。就這樣,王先生在App上加入了會議,并根據“客服”的要求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隨后,對方稱王先生在其他平臺上有借貸的記錄和額度,因此暫時無法注銷金條,需要將其他借貸平臺的額度清空才能注銷京東金條。
那么如何清空呢?會議里,“客服”稱,要將其他借貸平臺的額度清空就必須先將這些額度套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之后京東會在后臺向王先生提供一個轉賬賬戶。同時,“客服”讓王先生關注“中國銀保監會”微信公眾號,稱后續王先生需要將轉賬記錄的截圖發給“中國銀保監會”微信公眾號。這樣就有了流水證明,可以把平臺上的借貸額度注銷,就能降低京東金條的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王先生已經與“客服”共享屏幕,無論王先生關注的是“中國銀保監會”公眾號或者其他公眾號,王先生所有賬戶的相關操作,對方都能看到。
之后,王先生登錄自己的京東平臺,果然看到后臺收到了一個銀行賬號,于是王先生就更加沒有懷疑了。
轉完15萬元后
被要求再轉11萬元
王先生按“客服”的要求分別在微粒貸、云閃付、花唄等多個平臺進行所謂的“賬戶清算”操作,將共計15萬元的資金轉到“客服”指定的賬戶中,同時,還將每次的轉賬截圖附帶文字說明發給了對方要求關注的“中國銀保監會”微信公眾號。
一開始,“客服”稱王先生轉賬匯款的資金會在后臺查清后原路返還到王先生的賬號中?僧斖跸壬D完15萬元后,卻遲遲等不到對方將資金退還。王先生詢問對方時,“客服”稱由于王先生轉賬超時,需要再轉賬11萬元作為“保證金”才能完成調低利率的操作。這時候王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趕緊撥打110報警。
【揭 秘】
受害人為何
進了騙子的“套”?
騙子能夠準確說出市民群眾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甚至消費記錄等隱私信息,容易讓市民群眾放松警惕。有的騙子還主動將自己的身份證件、工牌等信息向市民群眾展示以獲取信任。
市民初步相信后,騙子進一步引導市民自行到應用商城搜索下載屏幕共享軟件。并在打開屏幕共享軟件后,借用真實的“中國銀保監會”公眾號混淆視聽,在受害者上報個人信息、銀行卡號的同時,騙子通過屏幕共享軟件同步獲取市民信息。有時,騙子也可能通過發送偽造的“官方文件”,進一步騙取市民信任。
當受害者使用屏幕共享后,騙子就可以看到受害者打開的包括手機通訊錄、短信息還有下載的App等信息進而實施詐騙。像王先生遭遇的騙術中,騙子便是利用“屏幕共享”功能,登錄了王先生的京東平臺,并發送了所謂的“對沖賬號”,造成了王先生后續將貸款平臺的資金轉到騙子指定的賬號中。
騙子口中的“注銷貸款賬號”“調低利率”的“方法”,實際上就是讓受害者到各大正規的貸款平臺進行貸款,并將這些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提 醒】
陌生人來電邀你開“視頻會議”
可能有詐
廈門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騙子往往冒充銀行、網貸、互聯網金融平臺(螞蟻金服、360借條、京東金融等)工作人員撥打市民群眾電話,市民群眾接到后,如果當下無法對電話中的內容確認,請第一時間掛斷電話,聯系對方自稱的平臺官方客服進行咨詢核實。
此外,凡是陌生人要跟你開“視頻會議”并“屏幕共享”的,都是詐騙!凡是陌生人聲稱幫你“注銷貸款賬號”“調低利率”“消除不良記錄”的,也是詐騙!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撥打96110全國反詐勸阻專線進行咨詢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