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大二院成功完成吉林省首例早產兒膽總管囊腫切除及膽道重建術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彭冰 柳姍姍 通訊員 郭慶瑞
5月9日,記者從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獲悉,日前該院破除疫情帶來的挑戰,成功完成省內第一例早產兒膽總管囊腫切除以及膽道重建手術,目前小患兒病情平穩,恢復良好。
4月20日,一名35周早產的寶寶,在醫護人員陪伴下從撫松縣轉運至吉大二院新生兒科。特殊時期,因防疫政策,家屬無法到達長春。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在腹部彩超檢查后發現,寶寶的膽道存在先天發育異!懣偣苣夷[,這是一個先天發育畸形的疾病,多數患兒在3-5歲期間因腹痛、黃疸等原因就診才會檢查發現,只有少數患兒會在產前檢查或出生后檢查發現,而這個疾病的治療則只有手術治療。
通過定期監測彩超,醫生發現寶寶的囊腫在逐漸增大,肝臟功能逐漸受損,如果再不進行手術,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肝損傷,但寶寶本身是早產兒,且生后尚不足1周,各方面器官發育尚不成熟,血容量也少,對手術的耐受性極差,而此項手術本身極為復雜,難度極高,加之新生兒自身膽道細小,組織更是菲薄,進一步增加了手術解剖及吻合的難度。而此時遠在撫松的患兒家屬也因疫情無法親自前來院進行手術簽字,至此,治療陷入了兩難境地。
面對這種情況,新生兒科醫生及小兒外科谷野主任與家屬進行視頻連線,詳細解答了家屬對于病情的各種疑問,在全面了解了寶寶的情況后,家屬毅然決定全權委托給醫護人員為寶寶進行手術。面對家屬的信任與重托,醫護人員迎難而上,在麻醉醫生、新生兒科醫生、手術室護士的保駕護航下,由小兒外科醫生對寶寶進行了膽總管囊腫切除以及膽道重建手術,大約3個小時后,手術順利結束,寶寶平穩返回新生兒監護病房。至今,寶寶各項化驗指標已逐漸正常。